宝马疑似销量造假遭美国证监会调查

汽车行业新闻

2019

12/25

汽车行业新闻

分享至

2019-12-25 09:38:36

-->

宝马疑似销量造假遭美国证监会调查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对宝马公司的销售报告进行调查。几个月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曾因类似问题对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开出过罚单。

宝马疑似销量造假遭美国证监会调查

    (新浪汽车 12月24日讯)据彭博社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对宝马公司的销售报告进行调查。几个月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曾因类似问题对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开出过罚单。

    宝马周一证实,该公司正在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宝马发言人菲尔·迪安尼(Phil DiIanni)表示,SEC已经与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取得了联系,该公司将全力配合调查。

    “我们可以证实,美国证监会已经与我们取得了联系,我们正在全力配合调查。”但他拒绝进一步置评。SEC发言人卡拉汉(Kevin Callahan)表示,SEC对是否存在任何调查不予置评。

    宝马一直在与戴姆勒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品牌争夺美国豪华汽车市场的领导地位。尽管奔驰在过去3年处于领导地位,但今年截至11月,宝马的销量领先奔驰3300辆。库恩特(Bernhard Kuhnt)于2017年初接任宝马汽车北美业务总裁,他推出了大量新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重振了宝马汽车的销售。

    但经销商批评宝马向他们施加压力,要求他们从宝马购买车辆,以便将客户维修时借用的车辆库存起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宝马在2015年末和2012年年中向经销商支付奖金或津贴帮助推高了销售业绩。

    宝马要求经销商将借用的汽车标记为已售出。由于车辆借出,或登记为展示车辆,也可算入车企的销售业绩内。这可帮助销售人员完成业绩指标,或帮助车企达成销售数据。

    然而,为了将这些车作为二手车型转售给消费者,经销商通常不得不以低价出售。与此同时,零售商还必须承担库存车辆的运输成本。

    今年9月,菲亚特克莱斯勒也因销售数据问题遭到监管机构调查。FCA及其美国子公司因在月度销量数据上作假误导投资者,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罚款4000万美元。  

    在2012年至2016年的5年时间里,菲亚特克莱斯勒的美国子公司利用一系列欺诈性举措,虚报新车销量,并谎称出现了连续不断的月度同比销售增长,而实际上这种增长已于2013年9月结束。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表示,菲亚特克莱斯勒对商业中心施压来增加销量,保持销售较上年同期增长,特别是在最后的销售日,一些员工在大多数的商业中心”从事虚假销售报告。”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还称,菲亚特克莱斯勒向经销商支付报酬,是为了利用“合作营销基金”掩盖支付,在公司数据库中报告虚假销售。

    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早在2016年,当时还是北美地区宝马首席执行官的路德维希•威利施(Ludwig Willisch)曾表示,“销售打孔”(Sales Punching)的行为不是一种理想的做法,“但它确实存在”。销售打孔指的是,公司为了拉动销量,会指使销售人员将还在车库内的车辆登记为已出售。

    据《汽车行业杂志》(automotive trade publication)报道,宝马在2017年1月也表示已经停止了这种做法。

    美证监会执法部门副主任安东尼娅·奇恩(Antonia Chi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新车销售数据为投资者提供了了解一个汽车制造商产品需求的机会,这是评估该公司业绩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有必要如实披露关键业绩指标。”

【来源:新浪汽车】

【作者:】

THE END

欢迎商讯广告合作 寻求合作

本网所发布的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召回网的观点和立场。

0条评论

Copyright © 2017.company 中车云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215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535

扫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汽车投诉热线

010-65537365

8:30-16:30 (法定假日除外)

用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