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S8召回背后: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我们不再是我们”?

汽车行业新闻

2019

07/03

汽车行业新闻

分享至

2019-07-03 09:13:00

-->

蔚来ES8召回背后: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我们不再是我们”?

    作为中美两国造车新势力的代表,蔚来、特斯拉在上周五对于最近沸沸扬扬的着火事故给出了官方的说法:蔚来选择主动召回,免费更换电池包;特斯拉则是通过OTA远程对相关控制软件进行升级。双方态度迥异的背后,其与车载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松下的关系也是颇具看点。蔚来极力维持与宁德时代表面的一团和气,而特斯拉与松下则已经近乎索性撕破脸。

蔚来ES8召回背后: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我们不再是我们”?

    蔚来召回未直面电池问题本质

    完成了造车新势力召回首秀的蔚来汽车似乎给了今后其他造车新势力召回通告的模板。通过含糊不清的召回理由,给了供应商与自己,彼此双方一个台阶,将这场召回带来的对彼此潜在影响降低到最低。“模组内的电压采样线束存在由于个别走向不当而被模组上盖板挤压,在极端情况下,被挤压的电压采样线束表皮绝缘材料可能发生磨损,从而造成短路,并最终酿成火灾。”这个理由既看不出之前的数起自燃事件是蔚来在整车工程端的责任,也无法判定宁德时代在设计电池包中间是否存在疏漏。在社会公众对电动车安全高度焦虑的时候,以这样的解释,其实很难平复社会公众的担心。

蔚来ES8召回背后: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我们不再是我们”?

    蔚来召回声明,并没有将之前自燃问题的本质揭露清楚。

    蔚来之外,特斯拉也对于其在上海的自燃给出了正式声明,大出各方意料之外的是,特斯拉不仅没有召回与更换电池,更是直接将责任归咎到松下的电池单体的质量上,远程OTA升级控制程序成为唯一的解决方案。即使特斯拉的自燃比例远远低于传统燃油车,但是由于电池单体质量问题导致的火灾,还是会成为消费者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毕竟谁能保证自己买到的是电池质量完全可靠的车呢?

蔚来ES8召回背后: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我们不再是我们”?

    事故频出背后根源何在?

    电动车的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三元锂电池自身的热稳定差所导致的。相比于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的三元正极材料在250摄氏度就会发生分解,被分解的正极材与电池内部可燃的电解液或者其他易燃物质就会发生着火,着火产生的热量会进一步加剧正极材料分解,周而复始的循环,最终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就会使车辆发生着火的现象。所以对于电动车来说,像短路这种在燃油车上一般不会导致着火的场景,在电动车上,则更容易出现自燃的事故。在国内当前就已经明确立法禁止三元锂电在公交车、大客车这些车型上的使用,它们只能搭载热稳定性更高,但性能逊色不少的磷酸铁锂电池。

蔚来ES8召回背后: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我们不再是我们”?

    从技术角度看,我们日后对于车载动力电池的关注与考核,不仅需要看其能量密度以及整车的续航里程,也要制定更多更细的安全考核标准,通过各种极限情况的测试,来避免电池着火现象的出现。对于不少豪华品牌汽车来说,其之所以可以被称为豪华品牌,是因为他们每年在汽车看不见的地方都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与团队,确保整车的质量高人一筹,尤其是在安全领域,让人放心。对于电池也一样,未来厂家不仅需要持续提升电池纸面上的性能参数,在看不见的安全领域需要花更大的气力。

蔚来ES8召回背后: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我们不再是我们”?

    强势的特斯VS弱势的蔚来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同样是拒绝认错,特斯拉直接甩锅松下,丝毫不顾及对方的面子与企业声誉;而蔚来则选择太极地与宁德时代息事宁人,并进行召回免费更换电池。两家主机厂截然不同的态度,背后是蔚来如今内忧外患,销量不振叠加股票大跌,亟需供应商和自己共度难关,在目前得罪宁德时代带来的后果是蔚来汽车难以承受的;而特斯拉即将迎来自己Model3的大规模量产上市,而在动力电池领域,更是在加紧打造自己的电池研发及生产能力,尤其是收购了知名的超级电容以及干电极生产技术公司Maxwell Technologies,希望旗下电池可以复制无人驾驶控制芯片的成功道路,自己生产所需的动力电池。

蔚来ES8召回背后: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我们不再是我们”?

    电动车着火概率更高,这是由三元锂电池的化学结构所导致的,无法避免。我们需要通过更多的工程研发去探寻更优的安全策略,在“安全”这个看不见的指标与性能上进行更大的投入,最大限度避免三元锂电在极限场景下出现着火的可能性,这才是电池厂家与主机厂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如果一味追求指标数据的亮眼,而在安全领域做了某种程度的妥协,一旦出现自燃或者火灾的频率达到一定的程度,主机厂或者动力电池厂商成为下一个高田气囊事小,让全球消费者丧失对于电动车的信心就得不偿失了。 

【来源:盖世大V说】

【作者:】

THE END

欢迎商讯广告合作 寻求合作

本网所发布的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召回网的观点和立场。

0条评论

Copyright © 2017.company 中车云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215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535

扫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汽车投诉热线

010-65537365

8:30-16:30 (法定假日除外)

用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