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新能源汽车事故的风险以及风险控制 ——要智能 更要安全

深度分析

2023

01/11

深度分析

分享至

2023-01-11 11:22:35

-->

智能新能源汽车事故的风险以及风险控制 ——要智能 更要安全

  近日,在《中国标准化》杂志社主办的“新形势下的汽车质量提升研讨会暨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同济大学教授朱西产围绕“智能新能源汽车事故的风险以及风险控制”进行了精彩的演讲,现就其中几个重点问题与读者进行分享,以供参考。

  问:您认为汽车产业近年来发生了哪些变革?

  朱西产:我将汽车产业的革命形容为“三大战役”,对应了汽车产业的“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

  首先是电动化战役。“碳排放”国际公约推动了汽车实现电动化,2015~2020年,新能源汽车成长为汽车最有创新力的分支,既有特斯拉、比亚迪两家现象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还有宁德时代这样大规模的动力电池企业。但是这场战役还没有结束,如何看待氢气在新能源中的作用?动力电池是否还会有革命性的创新?这些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电动化战役仍在继续。

  2021年,汽车产业进入第二场战役——智能化战役,市场需求拉动了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L3/L4是这场战役的焦点,而不再是原来ADAS的自动化。在这一阶段,汽车产业涌现出很多新的特点:智能汽车由数据驱动,大算力的云控制器出现,软件控制汽车,OTA构建数据闭环甚至用户数据闭环……最终目标是实现L3/L4的自动驾驶。

  第三场战役我称之为共享化战役,将发生在2026~2060年。“共享化”是未来城市出行的解决方案,如果实现L4无人驾驶,汽车将完全摆脱交通属性,成为移动物联网的智能终端。无人驾驶可以彻底改变交通,尤其是城市交通,缓解交通拥堵,共享出行。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多样化的能源结构,百花齐放的汽车动力系统,各类能源相互竞争,但谁都不会消灭谁,适者生存。

  问:如何理解汽车的智能化?

  朱西产:从用户角度来说,智能化应该配备智能座舱,具备智能服务,实现自动驾驶。近些年,新能源汽车B级车占比越来越高,汽车不再是纯粹的交通工具,它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种“第三生活空间”。

  从产业角度来说,智能=芯片+AI+数据。首先,智能硬件以芯片为王,智能软件以AI为王。其次,自动化和智能化最大的区别在于:自动化是模型驱动,而智能化是数据驱动。

  从智能汽车产业链角度来说,智能化关键在于芯片的变化。初级智能阶段,即ADAS(L0/L1/L2)阶段是以毫米波雷达为主。中级智能阶段,即L3高度自动驾驶汽车阶段,由于车规级高算力芯片的出现,摄像头成为主环境感知传感器。

  从整体形势上可以看到智能汽车越来越像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最终从一个电话机发展成了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智能汽车也可能从交通工具变成移动物联网的智能终端。

  问:当前新能源汽车正面临哪些安全问题?

  朱西产:随着电动汽车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从保险行业来看,新能源汽车出险率居高不下。目前,“双失控”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痛点问题,即热失控和速度失控。

  传统内燃机汽车着火的大多是“老破旧”车,且多由碰撞引发火灾,而新能源汽车火灾呈现一些新的特征:烧的多是新车,自燃和碰撞火灾都比较多;泡沫灭火器作用不大,如果没有水就没法控制火势。

  在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速度失控导致的事故中,用户往往认为事故原因是汽车异常加速、制动失灵,企业方面则认为是用户误踩加速踏板,双方争执不下之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误踩的都是电动汽车?这一点很值得深思与讨论。

  此外,以前谈论汽车安全习惯分为被动安全、主动安全,现在对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我们要特别注意三个新的安全: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这也是当前新能源汽车正面临的重要问题。

  问:电动汽车的事故率较高,引发安全焦虑。该如何在技术创新中平衡“创新”和“风险”的矛盾?

  朱西产:汽车进入快速技术迭代期,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成熟度必然与发展百年的传统内燃机汽车无法比肩。进行技术创新,风险不可避免,但要尽量控制。

  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快速技术创新而忽视安全问题,否则事故频发会让创新产品遭遇灭顶之灾;但如果不敢面对安全难题,片面强调汽车产品责任风险而裹足不前,就会在创新大潮中被淘汰。

  寻求创新汽车产品有效控制安全风险的钥匙,首先要弄明白风险发生的机理,有的放矢,比如热失控,必须要明白它的发生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次,硬件功能安全必须做认证,汽车的每个零部件都有可能发生故障,要对风险进行功能安全分析。再者,充分利用OTA技术,这不仅可以降低召回成本,还能构建用户数据闭环,防患于未然,最理想的情况是车主还没发现问题的时候,车企就已经通过数据预测到了潜在风险,并及时消除。

  新能源汽车要智能更要安全。充分研究智能新能源汽车事故风险,做好风险控制,是实现我国从汽车大国转为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简介

  朱西产,1995年获清华大学汽车系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安全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VISTA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全国产品缺陷与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机动车运营安全技术检测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汽车安全技术研究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

【来源:产品安全与召回】

【作者:李斌】

THE END

欢迎商讯广告合作 寻求合作

本网所发布的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召回网的观点和立场。

0条评论

Copyright © 2017.company 中车云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215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535

扫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汽车投诉热线

010-65537365

8:30-16:30 (法定假日除外)

用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