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国推广电动车 整治市场“等待能者进入”

汽车行业新闻

2016

10/17

汽车行业新闻

分享至

2016-10-17 08:50:44

-->

BBC:中国推广电动车 整治市场“等待能者进入”

核心提示:一位美资车企的华人负责人指出,中国是在清理当前良莠不齐的局面,提升电动车行业的准入条件,但中国具备推广电动车的决心。

英媒称,中国机动车市场规模庞大,新能源汽车发展同样备受瞩目,然而业界接连传出的消息让市场形势呈复杂态势。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0月12日刊登题为《中国电动车市场“等待能者进入”》的报道称,一个多月前,北京传出要大幅限制电动车生产商数目,中国90%电动车企业将被迫结业。与此同时,新能源车企涉嫌骗取相关补贴被查处的消息也陆续公布。但中国国务院最新一次常务会议论及控制产能时同时提出,“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间接在政策层面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开拓空间。

一位美资车企的华人负责人指出,中国是在清理当前良莠不齐的局面,提升电动车行业的准入条件,但中国具备推广电动车的决心。

底特律电动汽车主席兼行政总裁林秀山说:“要是你真的带着一切好技术过来,所有基建、管理团队和知识,中国就会给你执照,因为他们想推广电动汽车。”

彭博新闻社8月报道称,中国将把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牌照限制在10个,这个尚待政府部门证实的消息意味着目前超过200家新能源车企当中,绝大多数都将被淘汰。北京长城华冠集团旗下的前途汽车刚于本周从发改委取得有关牌照,中国媒体10月11日指出,这是继北汽新能源和长江汽车之后,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出的第三张牌照,这也意味着全中国只剩下七张牌照供厂家申领。

在限制电动车企数目的消息传出前数天,中国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在一场论坛上表态说,技术支撑能力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必须提高准入的门槛,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也说,工信部已经组织修订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规则,拟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条件要求,提高性能和安全的要求。

报道称,另一个看法是,北京要打击的是新能源车企“骗补”问题。中国媒体指出,中国财政部网站上周公开曝光了五家典型新能源车企的骗补名单后,一个更大的“骗补”名单随后被曝光,名单中的72家涉嫌骗补企业包括多家中国主流车企。

基建瓶颈待解决

报道称,无论是官方数据还是投资银行统计,都在反映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潜力。本周有报道引述美国银行美林一份报告称,今年以来,中国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51%,居世界前列。今年8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蓝皮书》指出,截至2015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49.7万辆,其中2015年全年销售33万辆;今年上半年销售17万辆,全年预计销售70万辆,这意味着中国大陆电动车销售量在过去一年多有爆发式增长态势。

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大陆新能源车充电桩比不足10:1,充电设施不足仍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

香港作为一座国际城市也不遑多样。《南华早报》引述电动跑车巨头特斯拉专责亚太区的全球副总裁任宇翔的话说,香港只有1%车辆是电动车,香港运输处数据显示,截至3月全港汽车总量52.5万辆。

报道称,特斯拉自进入香港市场后,主动在多处高级购物中心的停车场设立充电点,一些档次相近的私人办公楼停车场和政府停车场大楼也相继设立了此类设施。但整体而言,充电设施并不充足,在住宅楼和小区更是稀有物种。

林秀山说:“技术会进步,一次充电的续航能力会越来越长,每充一次电跑个400公里、500公里将是未来的标准……我想快速充电最终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中国的政策也将继续推下去,要是中国下定决心推进引入电动车的政策,这早晚会发生,政府会修建相关的基础设施。”

报道称,北京的政策确实有所推进,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9月份联合对外发布通知,要求推动解决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难题,并拟分批在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等地重点城市开展试点示范。

基建政策已出台,中汽中心的《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也预计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145万辆,其中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可达80万辆。但是,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落实,145万辆这个目标能否实现,以至于在中国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于2015年达2.79亿辆的前提下,145万辆新能源车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中国的空气污染和能源供应问题,要解答的问号仍有不少。

 

【来源:凤凰财经】

【作者:】

THE END

欢迎商讯广告合作 寻求合作

本网所发布的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召回网的观点和立场。

0条评论

Copyright © 2017.company 中车云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215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535

扫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汽车投诉热线

010-65537365

8:30-16:30 (法定假日除外)

用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