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消费品召回为何大幅下滑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深度分析

2019

08/26

深度分析

分享至

2019-08-26 13:48:53

-->

上半年消费品召回为何大幅下滑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反思】不是为了争论谁对谁错,而是为了今后能走得更远、更稳健。

    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品召回方面,136家生产者共实施消费品召回147次,召回缺陷消费品187.65万件。与2018年同期相比,召回次数减少197次,同比降低57.27%;召回数量减少952.35万件,同比降低83.54%。

    召回次数与召回数量,双双出现断崖式下跌。这不得不引起笔者思考,问题出在了哪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受机构改革影响。

    受到机构改革的影响,各地负责召回具体的主管部门三定方案(三定主要指定部门职责、定内设机构、定人员编制。)进度参差不齐,职责、机构的不确定性,找不到具体工作的责任人,这给开展召回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随着三定方案的落定,这一因素将逐渐减弱。

    二是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省份的三定方案虽已落定,但新接手召回工作的人员,有些是行业新兵。部分人甚至对召回的制度、法规、流程等完全不了解,这也给各地召回工作的具体开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是召回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缺乏系统的培训教材与机制。

    机构改革、人员变动这都是无法避免的,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笔者认为,市场监管总局以及各地监管部门,在开展召回工作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培训工作。摸索新的方式,尽快帮助监管人员适应新的岗位。比如,编写培训教材、举办培训会等。尤其可以就部分召回工作开展的比较好的省份、城市“取经”,发挥标杆作用,供其他兄弟单位所借鉴。

    四是生产者主动召回意识需进一步提升。

    召回工作,监管机构更多是起到引导和约束的作用,而召回真正的责任主体,是生产者。生产者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主动召回意识。

    2004年10月1日起,《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开始实施,这成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起点。15年来,从召回活动的规模上看,我国的产品召回数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从产品的保有量和市场规模来看,召回工作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我们不能否认,随着召回制度的实施,部分生产者积极配合召回流程,但我们不能忽视,就现有的召回,生产者的主动召回意识还远远不够。

    最后,笔者想再次强调消费者自身要参与到召回中来,召回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但是如果消费者自身都不关注,整个召回工作意义何在呢?

【来源:产品安全与召回】

【作者:】

THE END

欢迎商讯广告合作 寻求合作

本网所发布的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召回网的观点和立场。

0条评论

Copyright © 2017.company 中车云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215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535

扫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汽车投诉热线

010-65537365

8:30-16:30 (法定假日除外)

用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