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发布重磅技术

汽车行业新闻

2022

05/23

汽车行业新闻

分享至

2022-05-23 08:51:04

-->

比亚迪发布重磅技术

  电车汇消息:近日,比亚迪正式发布电池车身一体化CTB(Cell to Body)技术,CTB技术作为e平台3.0的核心技术之一,以突破性的电池安全,减少电池设计对车辆其他性能的影响,打破“性能开发跷跷板”,大幅拓展电动车的各项能力。

CTP方案

CTB方案

  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介绍,比亚迪的CTB技术是在CTP的基础上,把车身与电池系统进行高度融合,从CTP的电池三明治结构,进化为CTB的整车三明治结构,将车身底板与电池上盖板合二为一。

  就电池技术而言,CTB属于一种结构创新,在此之前主流方案是CTP(Cell To Pack),即将电芯片直接集成于电池包,省去模组环节,比亚迪2020年发布的刀片电池技术就是CTP技术方案。宁德时代全球首款CTP电池包在2019年量产下线,近两年相继在特斯拉Model 3、Model Y、小鹏P7等车型上导入。

  此前比亚迪就介绍称,刀片电池的体积比能量密度上相较于传统磷酸铁锂电池提升了50%。目前刀片电池已经实现在比亚迪全系列纯电动车型上的配套,并逐步打开外供市场。而今天发布的CTB电池系统的体积利用率提升到了66%,可以说将电池系统的空间利用到了极致。

  将电池集成到底盘上之后,比亚迪还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强度。CTB技术让刀片电池通过与托盘和上盖粘连,形成类蜂窝铝板的“三明治”坚固结构,长条形的刀片电池密布于电池包中,均匀受力,大幅提升电池包结构强度。

  比亚迪现场展示了高强度电池包在经受重达50吨的卡车碾压后,无冒烟、不起火,电芯仍处于安全状态,再次装车后车辆仍可正常行驶,充分证明电池包系统超高强度。

  电池包类蜂窝铝结构,使电池可以作为传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传递并吸收能量,从而提升车辆安全性。并且e平台3.0采用了专为纯电车型设计的传力架构,实现力的分流,快速分散碰撞能量。刀片电池与高强度车身一体化集成,使整车在碰撞发生时,车身具备充足的吸能的空间以及更顺畅的能量传递路径,乘员舱形变大幅减小,进一步降低碰撞事故带来的伤亡。

  除此之外,CTB技术将车身地板与电池上盖板合二为一,还能够有效抑制车身振动,提升车辆NVH水平。较CTP方案,CTB使振动速率和振幅降低90%,路噪降低1.5dB。首搭CTB技术的海豹车型,通过减速带、颠簸坏路等工况,应对自如,更平稳,更舒适。

  在纯电动汽车发展的过程中,电池与车身的关系一直是工程师探索的问题。从直接在燃油汽车上加装电池,到电池包扁平化设计,再到专为纯电动汽车设计的平台,动力电池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高集成化、高能量密度是纯电平台的发展趋势。CTB技术将底盘与电池高度集成,为智能底盘技术打下坚实基础,为实现高阶智能驾驶提供可能。

  比亚迪最新车型海豹将成为首款搭载CTB技术的量产车,预售价格为21.28-28.98万元。

  除了CTB技术之外,海豹还采用了高电压电驱升压充电方案,以电驱动总成、充配电总成为基础开发,使用电机电感来替代原升压方案中的升压电感,满足300V-750V电压范围充电桩大功率直流充电。

  在快充上,海豹提供两种解决方案,最大充电功率分别为110kW和150kW,基于全球首创的电驱升压充电技术,可实现充电15分钟,行驶300km,30分钟内即可将电量从30%充至80%。

【来源:电车汇】

【作者:潇湘暮雨】

THE END

欢迎商讯广告合作 寻求合作

本网所发布的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召回网的观点和立场。

0条评论

Copyright © 2017.company 中车云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215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535

扫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汽车投诉热线

010-65537365

8:30-16:30 (法定假日除外)

用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