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维权”伤害了谁?

汽车行业新闻

2013

05/20

汽车行业新闻

分享至

2013-05-20 10:38:31

-->

“过度维权”伤害了谁?

    2013年5月12日,某电视台就宝马1系车主常艳飞的投诉事件进行了报道,讲述了该消费者的“维权”经过和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但是有专家指出,这其实是一起典型的“过度维权”事件。

    据知情人透露,该事件的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所谓的“维权”故事其实另有隐情。事实上,从2012年4月份接到客户的投诉后,宝马在第一时间授权经销商及宝马中国一直与客户保持沟通、协商,先后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包括积极维修及一定补偿等,甚至对车辆进行市场估价回购再进行二手车交易。

    但是,该事件中的常先生却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令人难以接受的“维权”行动。从一开始向当地消费者协会,电视台、电台及一些媒体进行投诉,进而发展为在车上悬挂横幅,堵塞经销商大门,甚至不惜与前来调解的110警察发生肢体冲突,影响经销商营业等各种手段以达到他的目的,并提到过百万赔偿的要求。

    随后,常又通过在宝马北京总部悬挂车辆横幅,驾车围绕物业大厦极端驾驶、游行,持续数周时间,并多次在宝马公司前台制造不良影响,严重干扰宝马公司正常经营。返回陕西榆林后,常的“过度维权”行为有增无减,除了通过在网上发帖、投诉呼叫中心继续要求高额赔偿外,还联合他人再次来到宝马公司严重扰乱正常营业。在此期间,常要求赔偿的金额从最初的59万直接打到个人帐户否则免谈直至上涨至近车价10倍的高额要求。

    另一方面,在山西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协调下,宝马技术专家对车辆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关于客户投诉的发动机熄火问题,不排除起因于客户使用了非宝马授权的火花塞和空气芯的可能。对于车辆所出现的问题,客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虽然如此,宝马和经销商方面依然对此事件给与了高度关注,有关负责人多次直接与客户直接电话沟通。

    但令人遗憾的是,成了一件一边倒的消费者“艰难维权”事件。

    无独有偶,北京此前曾有一个从事法律工作的消费者,驾驶一辆雷克萨斯品牌的轿车在国贸桥上追尾。她乘着美国发生谴责丰田刹车失灵事件之波,提出退车及高达百万以上的精神补偿。最后几经交涉她才“降低”了条件,同意退还原车,同时企业给予原车款一倍以上的赔偿。这种无理要求影响了商家的正常经营和运作.在这之前,她也用类似的办法,白用了两年奥迪车。以致现在经销商听到此人买了他们品牌的车,都会噤若寒蝉。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靠维权得到了不少好处。她在北京某小区购买一高层住房,借口质量问题,举标语与开发商多次纠缠,最后开发商无奈只得为其更换面积更大、朝向更好的房子;她还因手机“质量”问题,也得到了成倍的赔偿。

    事实上,类似的“过度维权”事件在各行各业中已经屡见不鲜,甚至有法律界人士把这种行为定性为“敲诈维权”。

    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最新一轮修订,以及已经有演变为“年度大戏”趋势的消费者维权节目的推波助澜,一些打着“维权”幌子的低劣欺骗行为已经成为许多诚信经营的商家的“品牌之痛”。

    看起来,消费者处在市场交易中相对弱势的一方,消费者的权益被侵害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但是也不排除少数人举着“弱者”的牌子不计后果地谋取利益。但是,这种行为的短期危害和长远影响也是显而易见而且令人担忧的,“过度维权”最终伤害的必然将会是消费者。

    对此有专家指出,首当其害的自然是汽车厂家及其经销商。为妥善应对此类事件,厂商方面必然要投入相当的注意力,从而分散了本来应该更多放在产品、营销、服务等其他发面的宝贵精力。同时,由于“维权”方的非理智行为难以防备,但品牌商却很容易成为此类行为的“替罪羊”,这往往使得品牌商疲于奔命,有苦说不出。最后,恶劣的“维权”行为也不可避免的冲击品牌商的客户服务体系和能力,影响大部分消费者的正常维权行为。

    这种“过度维权”行为,表面上只是消耗了厂家的精力和钱财,实际上却贻害无穷。不但让厂家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品牌建设,不断制造出更好的产品,更让厂家在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方面感到无所适从,进退维谷。这样下去,最终伤害的难道不是消费者本身吗?

    那么,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市场体系尚未健全的当下,该如何应对“过度维权”行为呢?

    业内人士认为,在消费者权利维护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相关的消费者权益协会及政府部门应该承担必要的监管和引导职能,为行业和消费者提供沟通和协调的准绳。同时,对于恶意干扰正常经营秩序,谋取不合法利益的“害群之马”必须给与必要的惩戒,维护市场交易中的公平正义。这不但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措施,也可以向国外投资者展示更加规范、健康的中国市场经济形象。

    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新闻媒体在此类事件中,更应该坚持客观、中立的新闻道德,深入调查事实,更多地挖掘事件背后的完整信息,而不是一味地偏听偏信,先入为主地站在“弱者”的一方,因为在很多时候,汽车厂商才是真正的“弱者”。(新华汽车特约评论员 李铁铮)

【来源:】

【作者:新华汽车】

THE END

欢迎商讯广告合作 寻求合作

本网所发布的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召回网的观点和立场。

0条评论

Copyright © 2017.company 中车云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215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535

扫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汽车投诉热线

010-65537365

8:30-16:30 (法定假日除外)

用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