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闯红灯开罚一个月 交通文明指数反降低

汽车行业新闻

2013

06/24

汽车行业新闻

分享至

2013-06-24 09:22:05

-->

深圳闯红灯开罚一个月 交通文明指数反降低

  今年5月1日,深圳市对行人闯红灯行为开展了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行人闯红灯处罚”的集中整治,对闯红灯行人最高可处以100元的罚款。

  然而近日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的调查结果却显示,5月深圳市城市交通文明指数仅为76.51分,为近一年以来的最低分。

  闯红灯查严了,为何文明指数却下降了?

  有网友认为,闯红灯没有好转

  据了解,《深圳市城市交通文明指数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由深圳市文明办委托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进行调查。从今年6月起,调查区域完整覆盖深圳十区。

  “对文明指数的测评共有四个主要指标。”深圳市文明办文明处副主任黄海华介绍,测评分为守法率指数、交通设施完善指数、市民感受度指数和人行道无障碍指数四部分。

  调查报告显示,与4月份相比,四项分项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深圳市城市交通文明进步指数为-0.32。从2012年6月至今年5月,深圳交通文明指数始终保持在76分以上,最高分出现在去年12月,为77.69分。而5月份深圳市城市交通文明指数仅76.51分,为近一年最低。

  6月18日,在深圳某论坛的网络投票显示,32.26的网友认为目前交通违规现象最严重的是行人闯红灯,在各项不文明行为中投票人数最多。深圳行人闯红灯开罚后,59.14的网友认为行人闯红灯的违规现象并没有好转。事实上,在5月份的调查中,监测点过往市民对交通文明评价确实在下降,这一指数比4月减少0.48分。

  文明指数降低原因有四

  为何交警执法更严,文明指数却降至最低?

  据介绍,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行政区交通路口现场管理有所松懈,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现象有所增加,使守法率指数减少0.04分;

  二是多个行政区在交通设施管理和维护上没有采取积极措施,交通标志缺失、交通信号灯故障问题和交通隔离设施不完善的现象未能及时修复,使交通设施完善指数减少0.11分,呈现连续4个月下降的趋势;

  三是多个行政区违章设摊、跨门营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放现象均有明显增加,使人行道无障碍指数减少1.61分;

  此外,受监测点过往市民对交通文明评价下降的影响,市民感受度指数减少0.48分。

  “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直观反映,在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中,深圳此项扣分较多。”黄海华表示。由于调查抽样路口与交警部门集中整治的路段并非一致,许多市民虽然明知严查闯红灯,但还是心存侥幸,在没交警看管的路口闯红灯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单纯看每个月的报告并不能反映深圳当月交通的方方面面。”深圳交警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交通情况非常复杂,而文明程度的提升也非一蹴而就,只要每月的数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没有大的波动,就属于正常。“《报告》需要观察年度的整体趋势”。

  杜绝闯红灯,不能只整治不宣传

  不少市民反映,由于深圳最近天气炎热,而斑马线旁缺少树荫和遮阳棚,迫不得已闯红灯。网友楚女有情呼吁,“在安全岛上建个遮阳的地方吧!不是我想闯红灯,真的太晒了!”

  “对于闯红灯行为,不能只整治不宣传。”深圳交警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交警约2000人,集中整治期间会在全市600多路口设点,警力并不充足,经常要加班加点进行查处,但相对于查处,宣传工作更为重要。“天气炎热确实可能成为行人闯红灯数量增多的诱因,但关键还是在于行人自觉,深圳交警还会通过其他方式继续进行宣传教育。”

  有人认为,闯红灯问题不能单靠管理,“靠管是管不住的。”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对于行人闯红灯,只要坚持狠抓,就会有效果。

  深圳市民刘榴表示,深圳虽然部分道路电单车限行,但是平时开车时,还是会在很多路段看到电动车和行人横穿马路的现象,“既不看信号灯,也不走斑马线,十分危险。”此外,很多繁华闹市区车位不足,导致车辆乱停放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影响了深圳的交通文明。“希望深圳继续努力。”

  最严处罚未必能换来最好守法(子夜走笔)

  丁汀

  集中整治闯红灯,交通文明指数反而下降,“最严”处罚,为何换不来“最好”守法?这似乎是深圳的实践绕不过去的问题。

  不妨从行人闯红灯的原因出发来找答案。

  有的行人提出“不是我想闯红灯,真的太晒了!”对于他们,在罚款之前,交通设施建设与管理能否更加积极且人性化?

  也有人提到“许多市民心存侥幸,在没交警看管的路口闯红灯。”对于这些市民,交警不定期不定路段的突击检查或许比集中整治更有威慑力。

  由于违章设摊、跨门营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放等因素导致的行人被迫闯红灯,责任的界定还可以更清晰。

  由此看来,帮助行人形成文明的交通习惯,严罚远远不够。最高百元罚款只能形成一时的威慑,而要想把对交通法规的遵守内化为行人的自觉,管理部门还有把工作做得更加深入细致的空间。

【来源:】

【作者:人民网-人民日报】

THE END

欢迎商讯广告合作 寻求合作

本网所发布的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召回网的观点和立场。

0条评论

Copyright © 2017.company 中车云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215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535

扫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汽车投诉热线

010-65537365

8:30-16:30 (法定假日除外)

用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