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包”新政落地争议犹存

汽车行业新闻

2013

10/12

汽车行业新闻

分享至

2013-10-12 14:24:49

-->

“汽车三包”新政落地争议犹存

    让消费者苦等8年之久的汽车三包终于正式落地。

    9月29日,汽车三包专业技术委员会公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判断指南》,为汽车三包争议处理技术咨询工作中判断严重安全性能故障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前,质检总局还出台了《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与三包凭证》、《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信息和争议处理咨询人员管理办法》,作为三包规定中所涉及内容的补充说明。

    陆续出台的细则让“汽车三包”变得更具可操作性。然而,“汽车三包”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却远不止于此。记者采访多家汽车企业相关负责人发现,企业并未像想象中的那样对“汽车三包”的到来如临大敌。尤其是诸多细节问题模糊不清、专家库解决的公正性以及“经销商负责制”的权限等仍存在争议。汽车行业开始进入考验期。

    与最初的版本相比,汽车三包规定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7类主要零部件维修更换两次以上,或者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等重大、突发的严重质量问题,消费者或可退、换车。这意味着,质量问题不在7类之列的,退、换车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业内人士坦言:符合退、换车条件的几大总成系统的技术和质量已经相当成熟,在3万公里内发生质量问题且两次更换维修都无法解决的概率极低。消费者刘先生也向本报记者表示了类似的担忧,“像刹车失灵、转向失灵等消费者较常遇见的问题,‘汽车三包’的规定却都回避了,三包的实用性似乎并不强。”

    此外,作为“汽车三包”规定中处理争议的重要一环,专家库也成为热议的焦点。规定显示,当汽车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纠纷的时候,由专家库里面的专家来评判。但专家库的人员构成在业内却颇受质疑。本报记者获悉,专家库成员主要来自4S店、国家汽车质检中心、汽车工程实验室等地。这意味着专家库的技术人员多出自整车设计、制造及售后维修领域,与汽车主机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做出的鉴定很难让人信服。业内人士表示,不能出现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而是要设有国家级的鉴定中心。只有这样,“三包”的真正落实才不会遥不可及。

    除此之外,关于退、换车的责任界定也十分不清晰。因为新车一旦被退,涉及到的问题十分复杂。在执行层面,关于承担车辆的折旧费、购置车辆涉及交纳的税费或关税等细节问题均“无法可依”。北京一家进口品牌的经销商坦言,退、换车在他们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有诸多争议,但“汽车三包”政策的实施对自主品牌企业来说却明显是一项利好。受“汽车三包”政策助推,车市火热。记者在走访京城多家汽车4S店时发现,自主品牌的销量增幅明显提高。长城汽车[1.13 资金 研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消费者向来对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有不同的看法。汽车三包新政实施以后,消费者对车企质量把控有了信心,这对自主品牌来说带来了实质性的刺激。”东风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李春荣也表示,三包实施后全国车企便有同样的约束标准,更注重质量的公司将会在销售市场占得先机。

    争议诸多的“汽车三包”仍有不小的改进空间,也希望“三包”不仅仅是汽车厂家宣传的工具,而是具有切切实实的约束作用。因为一旦消费者心中的期待被毁掉,那么未来车市的路也注定不会好走。

    (作者为本报汽车周刊记者)

【来源:】

【作者:华夏时报】

THE END

欢迎商讯广告合作 寻求合作

本网所发布的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召回网的观点和立场。

0条评论

Copyright © 2017.company 中车云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215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535

扫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汽车投诉热线

010-65537365

8:30-16:30 (法定假日除外)

用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