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污染“有标没用” 2015年将出台强制标准

汽车行业新闻

2013

10/29

汽车行业新闻

分享至

2013-10-29 11:58:25

-->

车内污染“有标没用” 2015年将出台强制标准

     刚刚摇号中签的孙女士犹豫再三,买了一辆朋友的二手斯柯达。因为她转了多家4S店,没异味的新车几乎没有。“孩子不到1岁,就怕车内污染超标。”孙女士对早些年一位北京车主,因为奥拓车苯中毒而患白血病去世的案例心有余悸,干脆舍弃了买新车的计划。

    在汽车加速进入家庭之际,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但大量相关投诉并不能顺利获得厂家赔偿,因为从2012年3月起实施的《乘用车内 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只是一部推荐性标准,对车企没有任何约束力。记者昨天从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悉,车内空气质量有标准无执行的 尴尬即将终结,目前环保部门正准备对《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进行修订,预计2015年将出台乘用车内空气质量的强制标准。

污染严重车辆强制召回

    去年年底,京、津、沪、穗等22地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首次依据《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开展了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活动。

    检测报告显示,25个汽车品牌的43个在用车型,车内空气质量状况达标率为93.02%,只有3辆样车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超标,超标的挥发 性有机物为甲醛或乙醛。参与比较试验的专家透露,检测结果显然与公众对车内空气污染的实际感受有很大出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标规定检测时的环境温度仅 为25摄氏度,但车辆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承受超过50摄氏度的高温考验。

    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透露,新的强制标准将对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进行完善,使其更接近于车辆的实际使用状态。

    目前,乘用车的空气质量监测方法是让车辆密闭16小时,在温度25摄氏度的条件下检测污染物浓度。实际上,一些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25摄氏度时 不一定显现出来,尤其夏天车内污染物浓度更高。另外,新标准还将增加污染物的监测种类,在现有推荐性标准监测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 醛、丙烯醛八种物质的基础上进行扩充。

    另据环保部科技标准司标准处处长裴晓菲透露,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已经列入2014年标准制定计划当中,初步考虑是把“评价指南”几个字去 掉,就叫乘用车内环境质量标准。环保部门还将与质检总局协调,通过控制汽车产品的质量标准来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比如缺陷汽车的召回,同样可以覆盖车内空气 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让污染严重的车辆强制召回。

高档车污染更严重

    今年“3·15”期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去年统计的汽车质量四大问题,车内空气异味位列其中。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近期选取12个典型车型进行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也显示,总体合格率不理想,三辆车甲苯超标2倍到3倍,5辆车乙醛超标。

    究竟哪些车型空气污染较轻?这是令消费者十分困惑的问题。

    美国一家健康网站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在所有接受测试的200余个车型中,不少全球畅销车型的内部空气质量不达标。其中本田思域、丰田普锐斯、本田CR-Z、日产Cube、讴歌RDX为空气质量最好的五款车,而空气质量最差的5款车则为三菱欧蓝德Sport、克莱斯勒200、起亚秀尔、日产Versa、马自达CX-7。

    上述检测结果很难直接作为中国消费者的参考,因为合资品牌在华生产的车型本地化采购比例已经很高,与美国在售车型的材质来源会有较大差异。

    有消费者推测,豪华车型 车价较高,环保材料应用会更广泛,也许车内空气质量会比较有保障。对此,宋广生提醒,实际上越是高档车型污染问题会更严重,因为对轻量化和舒适度的要求使 得厂家在高档车上大量采用了非金属材料,如阻尼板、合成橡胶等,而高档车密封性非常好,使得挥发性污染物难以释放到车外。相反,一些低档车更多采用常规材 料,污染物的释放可能会少一些。

    需要提醒的是,车内空气污染并非只是新车的问题,二手车同样存在。国内一家专业机构的试验表明,在阳光直射后高温密闭停放4小时的情况下,无论是新车还是旧车均出现了污染物浓度翻倍的情况。

新闻延伸

强制性国标不会推高车价

    最近两年,升级车内空气质量国标的呼声不断,但遭到不少汽车厂家的反对。

    “车市竞争惨烈,成本压缩已到极致,车内空气质量真要达标,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改造都需要投入巨资。”某车企生产负责人坦言,强制性国标可能会推高车价。

    对此,宋广生认为,车内空气污染有三个来源:一是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材料造成的车内空气污染,如喷漆工艺、底盘的阻尼板材料应用等;二是功能性材料的使用,比如隔音板;三是涉及黏合剂、座椅、地毯、纺织品等种类众多的内饰件。

    “目前多数厂家已经参照推荐性国标进行生产工艺的调整和零部件质量管控,技术上有了一定储备,同时车内空气质量已经上升为一个全球性话题,推出强制性标准的条件已经成熟。”宋广生认为,车企会根据强制性国标平衡舒适度、轻量化与环保性的平衡,未必一定造成车价的攀升。

    如在汽车生产工艺方面,可以减少胶类以及漆类工艺的使用;在汽车内饰方面,可以选择使用没有污染的原材料,在不降低原有材料物理特性的前提下,寻找替代性解决方案,最后辅之以通风、净化装置等外在条件,从而实现健康安全的车内空气质量。

    总部位于美国的国际技术评估中心呼吁,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车内空气将成为人类健康最大的现代威胁之一。该中心建议,车主要注意保持车辆正常养护,发动机存在故障的车辆会排放更多尾气和有害物质,让车主更容易受到毒性气体侵害。车主要尽量多开窗通风,尤其高温暴晒后要让空气流通之后再关闭车窗。

【来源:】

【作者: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涂露芳】

THE END

欢迎商讯广告合作 寻求合作

本网所发布的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召回网的观点和立场。

0条评论

Copyright © 2017.company 中车云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215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535

扫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汽车投诉热线

010-65537365

8:30-16:30 (法定假日除外)

用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