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垄断 汽车维修信息公开时代即将到来

汽车行业新闻

2015

12/28

汽车行业新闻

分享至

2015-12-28 15:29:45

-->

打破垄断 汽车维修信息公开时代即将到来

    在欧盟、美国和日本,汽车生产企业要依法公开车型的相关维修技术资料,以保障车辆运行安全和尾气达标。2016年1月1日将正式实施的《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进入倒计时阶段,这意味着还有不足半月,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信息主动公开时代也要来临了。
 
    就在今年十一之前,9月29日,交通运输部联合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办法》,《办法》是交通运输部继去年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等九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后,破除汽车后市场行业垄断的又一重磅之举,也被看作是《指导意见》的具体落地。 
 
    呼之欲出的破垄断利剑 
 
    2014年9月18日,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务院九部委发布实施了《指导意见》,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目标、方向作出了规划,并针对我国汽车维修市场存在的部分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其中社会关注度最高,反响最为强烈的莫过于对汽车生产企业的维修技术信息公开。汽车维修技术和配件是汽车维修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支撑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长期以来汽车生产企业对维修技术信息和维修配件实行“授权”经营,影响了汽车维修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汽车维修质量的提升。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014年全国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1.54亿辆,其中家用小客车已经突破1亿辆,全国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25辆汽车,汽车占机动车的比例迅速提高,交通出行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截至2014年,全国机动车维修企业为46万家,其中汽车4S店为2万家左右,不足全国维修企业总数的5%。因为4S店取得了汽车生产企业的授权,在维修配件和维修技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多数社会维修企业没有合法渠道获取专用维修技术,造成了市场不公平竞争和事实上的技术垄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大汽车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权,增加了消费者负担。此外,由于维修技术“非公开”影响了汽车维修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带来了诸如维修不当、维修不彻底、过度维修等问题,也带来了汽车行驶安全隐患和尾气排放超标等问题,影响广泛。
 
    今年8月8日,交通运输部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有关内容进行了修改调整,将第26条第四款修改为:“机动车生产厂家在新车型投放市场后六个月内,有义务向社会公布其维修技术信息和工时定额。具体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关于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的规定执行”。至此,《办法》终于呼之欲出,并将建立实施我国的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制度,打破技术垄断,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信息公开 利国利民 
 
    10月9日下午,交通运输部网站在线访谈栏目,邀请到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对《办法》进行解读。据他介绍,自2014年9月,全国机动车维修工作会议之后,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开始组织力量全面启动了《办法》的编制工作,专门召开了编制座谈会,成立了起草小组,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充足调研,并对国外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确定了《办法》的编写原则和工作要求。
 
    2015年1月12日,起草小组邀请了欧洲汽车制造协会、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中国欧盟商会以及国内部分乘用车、商用车生产企业代表就《办法》初稿进行了集中研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政策诉求,把握了搭建信息公开制度的政策基点、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得到了汽车行业的理解和认可;1月19日,邀请商务、环保、质检、认监委、专利局等部门,就信息公开主体、内容及监管方式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形成了共识;2月17日,运输服务司向社会发布了《办法》征求意见稿,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几经易稿,最终于9月29日正式发布。
 
    不仅如此,今年8月29日,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6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该部法律明确授权交通运输部建立实施汽车维修信息公开制度。其中,第55条规定“机动车生产、进口企业应向社会公布其生产、进口机动车车型的维修技术信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监督管理”,第111条也授权交通运输部门有权对不执行规定的汽车企业予以处罚。
 
    “由此可见,建立实施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制度,是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国务院有关政策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在我国进入汽车社会新形势下深化汽车维修行业改革、促进汽车维修市场公平竞争、推动汽车维修技术进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对于保障全社会汽车维修质量、改善道路交通安全、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我国汽车维修业市场监管与国际接轨。总而言之,‘信息公开,利国利民’,是一项大好政策!” 刘小明在回答相关问题时坚定地表示。
 
    据悉,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办法》宣贯工作,并按照《办法》规定,依托有关技术支持单位,开展维修技术信息公开监督与服务工作;抓紧建立完善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监督与服务网络平台,提高市场监管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为汽车、零部件、维修、险等企业以及广大消费者等提供权威、便利的信息服务;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尽快建立有关汽车企业、车型目录等信息的共享机制,减轻企业信息备案负担;建立交通运输部门与汽车企业及相关市场主体的工作沟通交流机制,及时广泛听取企业意见,有序地推进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实施。 
 
    《办法》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2015年11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车辆处副处长孟秋表示,汽车维修行业确实关系到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大气污染防治源头的治理工作,也关系到社会公众的生活品质与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交通运输部首次提出汽车维修行业作为民生业的定位,也是在新时期下制定的科学定位,对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给出了一个总的政策基调,对于下一步整个汽车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对于汽车后市场的发展都极为重要。
 
    2014年,汽车维修行业内的维修企业共46万家,其中,一类、二类的整车修理企业8.5万家,而4S店为2万家。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约300万人,完成年维修量3.3亿辆次,年产值达到了5千亿元以上,约占我国GDP的1%。
 
    “应该说,汽车维修行业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汽车后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经营活动中,不仅支撑和解决着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在主机厂自身的售后服务过程中为汽车维修行业输送了大量的利润,成为汽车后市场驱动的引擎,并拉动着汽车配件、保险、职业教育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在孟秋看来,汽车维修行业带动了整个上下游产业5千亿元以上的体量,是多种汽车消费服务的载体和平台。
 
     当然在汽车维修业提供服务和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孟秋认为,在汽车维修市场方面,业态结构不优,4S店和综合汽车修理厂、快修连锁、维修点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环境不够充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资源集中在4S店等少数企业,维修配件渠道和维修技术信息涉嫌垄断,市场自身未能做到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调剂,成为制约行业目前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这个问题在行业内的反映也是比较强烈的。
 
    “在消费环境上,企业不诚信,行业信息不透明,4S店修理价格偏高等,社会总体对汽车维修行业的评价度还是不够高的,消费者对汽车维修行业的认同度也不够高。”孟秋坦言,对于汽车维修行业来说,《办法》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汽车主机厂的盈利维修模式,回归了汽车和主机厂之间更合理的利益诉求,对于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来说,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品牌发展、规模发展赢得了更好的政策环境,也将能够释放出巨大的发展动力和空间。

【来源:《产品安全与召回》杂志】

【作者:】

THE END

欢迎商讯广告合作 寻求合作

本网所发布的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召回网的观点和立场。

0条评论

Copyright © 2017.company 中车云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215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535

扫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汽车投诉热线

010-65537365

8:30-16:30 (法定假日除外)

用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