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丰田回应部分混动车型出现机油乳化和增多原因

汽车行业新闻

2020

03/13

汽车行业新闻

分享至

2020-03-13 11:16:29

-->

一汽丰田回应部分混动车型出现机油乳化和增多原因

    北京时间3月12日晚间,针对近期部分车主反应的荣放、亚洲龙等丰田混动车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机油乳化、机油增多事件,新浪汽车与一汽丰田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沟通。

    官方回应

 

    1、 为何会出现机油增多/上升现象?

    一汽丰田:机油增多/上升可能会有各种原因,我们一般情况下考虑有以下原因。发动机工厂以F刻度线为准注入机油,但有一定的公差。实际注入机油时有超过F线的情况,但仍在规定范围内。除了新车出厂以外,在车辆保养更换机油时,也有可能超过机油液面F线。而从发动机工作原理来看,在低温冷启动时,极少量的未完全燃烧的汽油经过活塞环与缸体之间的间隙进入机油。同时,对机油液面高度测量时,地面是否平整,机油温度等也对液面高度有影响。

    2、发动机机油为何会出现乳化现象?

    一汽丰田:发动机反复的无法充分暖机,在水温80℃以下的状态下使用时,发动机内的少量的结露水不能蒸发且混入发动机机油中。在这种情况下,机油加注盖会出现乳化现象。

    当车辆高速行驶后,发动机充分暖机的情况下,混入到发动机机油中的少量水分蒸发,乳化现象就会消失。

    从上述两种情况来看,属于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的一般现象,不会影响发动机机油的润滑性能,也不会对发动机性能造成问题,我们认为上述现象不是品质问题。

    3、机油乳化、增多是否是TNGA特有的现象?

    一汽丰田:该现象是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发动机有可能会发生的现象,并不是TNGA产品的特有现象。

    4、相较燃油车型,混动版车型的反映的情况更多,是否是混动系统的问题?

    一汽丰田:该现象是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发动机有可能会发生的正常现象,并不是HEV车型的特有现象。但是,在低速行驶时,和汽油版车型相比,混动版车型的汽油发动机更为频繁地启动和停止,这种现象较容易出现。

    5、前不久,丰田和雷克萨斯在北美地区召回4万多台混动车型,是否涉及中国大陆地区车型?

    一汽丰田:前不久,丰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已正式向国家市场监督管总局致信,表示近期各方关注的北美RAV4车型召回事件,为海外特定发动机制造工厂在特定期间所发生的制造问题。经排查确认,一汽丰田生产的RAV4系列车型、亚洲龙车型,由于发动机供应工厂不同,不存在相同问题,故不受此次召回影响。

    事件分析

 

    从技术角度分析来看,我认为此次丰田部分车型,尤其是混动车型的发动机机油出现增多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发动机的”湿壁“和活塞环张力低导致。

    发动机的”湿壁“现象主要出现在低温条件下,从产品来看,亚洲龙、全新一代荣放都刚刚经历了它们上市以来的第一个冬天。丰田的THS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在刚刚启动时,发动机本身不参与工作,而是由电动机来为车辆提供动力,在寒冷的天气下,发动机的气缸壁本身是凉的,而这个时候,发动机为了快速的暖机,电脑会自动调整喷油量,在这种条件下,大量汽油进入燃烧室,有没有完全燃油,汽油就会附着在气缸壁上,从而形成湿壁现象。

    在规定范围内,降低发动机活塞环的张紧力会增加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油耗,也恰恰是这个原因,活塞环无法将气缸壁上形成的油膜刮回去在下一个冲程燃烧,从而窜入活塞底部,在曲轴箱与机油混合,导致了机油增多。

    而因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多数车辆长期停放,偶尔的使用也都是在短时间和短距离内,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发动机无法正常暖机,导致了上述湿壁等现象的发生概率增加。

    丰田在北美召回Avalon Hybird、RAV4 Hybird等车型

    从一汽丰田目前仅有的回应来看,我们可以首先排除这种现象不是TNGA架构下产品的共性问题,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了低温环境下,混动车型的发动机工作原理上。另外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北美地区出现了丰田、雷克萨斯车型的因为发动机缸体缺陷导致召回,导致国内混动车型用户将目光聚焦到了发动机上。而从北美地区的反应来看,因为缸体缺陷导致冷却液进入发动机后,仪表盘的发动机故障灯通常会出现报警,而目前国内部分用户所反馈的机油乳化、增多问题,在仪表盘上并没有出现报警,同样,丰田中国也对中国市场在售车型进行了排查,证实国内在售车型所采用的A25B发动机与北美地区为不同工厂生产,因此不存在缺陷。

    虽然一汽丰田对近期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回复,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官方能尽快拿出解决方案,比如是否对ECU进行调整,重新计算喷油量来解决”湿壁“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已经反馈问题的车主,给出更具体的解决方案。针对此次机油增多、乳化现象是否会出现更大面积的爆发,新浪汽车将持续关注。

【来源:新浪汽车】

【作者:】

THE END

欢迎商讯广告合作 寻求合作

本网所发布的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召回网的观点和立场。

0条评论

Copyright © 2017.company 中车云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215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535

扫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汽车投诉热线

010-65537365

8:30-16:30 (法定假日除外)

用户登录 ×